这一节课周老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设置情境,通过分类活动、换钱活动、购物游戏三个实践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体会到人民币的功能,而且在这节课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教学“认识人民币”伊始,周老师出示了人们在超市买东西的情景,这个情景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看完后,周老师顺势问学生:“你们知道买东西要用到什么呢?(钱)?”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你们想认识人民币吗?那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这样就使学生自然觉得数学离我们的生活不远,从而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在自主探究1元、1角、1分的认识、分类以及如何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借助人民币买东西中,周老师巧妙地运用展台投影和电脑课件的触发器相结合,展台投影能及时地把学生付钱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但为了克服投影不清楚、人民币摆放杂乱不够直观的缺点,借助课件中的触发器把课件中预设的付钱方式更加清晰地展示给学生。还有在探讨元角分的进率时通过生动的多媒体演示及学生的拿、数、想、比等手段,饶有趣味地得出了1元=10角,1角=10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总体来说这节课周老师很好地诠释了教育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有用的知识。如果周老师在学生认识元角分的内容时能放手让学生分一分类的话,既能突破这个重点,更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