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间的对话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固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往往又受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其对话面相对较为狭窄。为让更多的学生能积累起自己个性化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学生经历数学活动后,我们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空,组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把想说的、能说的都说出来,并引导他们整理、归纳交流的内容,使成功的经验、曲折的教训都成为有益的资源,充实到自己的经验系统里去,不断丰富自身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小数乘小数》中“3.6×2.8”这一例题时,笔者首先出示问题情境,学生列式并尝试计算后,师生共同经历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法的过程,体会到两个乘数是怎样变化的,积跟着发生怎样的变化,最后再把整数乘法的积“回归”到小数乘法。例题教学结束后,笔者继续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交流:
师 学到这里,让我们回想一下,你是怎么计算3.6×2.8的?又是怎样证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四人小组展开交流)
生 我是把3.6米换算成36分米,2.8米换算成28分米,算出36×28=1008平方分米,再换算成10.08平方米。
生 我是把3.6×2.8看成36×2.8,算出来等于100.8,再除以10等于10.08。
生 我把3.6×2.8看成36×28等于1008,再除以100,等于10.08。
生 ……
师 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计算,有的是先看成36×2.8这样的小数乘整数进行计算,有的是先看成36×28这样的整数乘整数进行计算,还有的先进行单位换算再计算。想一想,这些计算都是──
生 我们学过的。
师 对!像这样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是非常智慧的选择。在以往的学习中,还有这样的经历吗?先自己想一想,再互相交流交流。
生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们把它转化成长方形。
生 后来学习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我们又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上述片段中,学生在经历完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数学活动后,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从中,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知道其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能够进一步感悟到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可以通过转化的策略,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去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这启示我们,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不应止于活动结束之时,也不限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之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握类似的教学契机,及时将数学活动经验加以提炼、适当强化。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还要巧妙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分类整理,或丰富已有的经验,或修正原来有误的经验,或淘汰先前错误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