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音乐欣赏课充满活力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的音乐欣赏课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欣赏只不过是放放磁带、听听歌而已,大部分教师把“音乐欣赏”上成了“听音乐”,导致多数学生对音乐欣赏课没兴趣。如何使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走出低谷,永葆青春活力?
一、伴随音乐做律动,感受音乐
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音乐欣赏教学应利用人的这种天性,让听者“闻乐起舞”。凡有律动,均有节奏。例如:在欣赏《小红帽》时,我让孩子们编一编再演一演,“我扮大灰狼,我扮小红帽,我扮……”每个孩子都很乐意参与到小剧场的表演,孩子们随音乐律动进行表演,一节课就在恋恋不舍中结束了。
二、全员参与情景表演,表现音乐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多让他们得到一些锻炼,尽情地抒发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改变音乐欣赏课坐着不动的形式,激活学生思维,集体参与,全员表演。例如:在欣赏《泥娃娃》一课时,我放手让孩子们动手用泥巴捏一捏小泥人儿,孩子们“玩”得可高兴了,看着自己的“杰作”脸上都笑开了花。“我做她妈妈,我做她爸爸,永远爱着她”便成了他们的真情流露了。
三、结合教学内容画一画,展现音乐
音乐和美术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能从音乐作品中听出“弦外之音”,从美术作品中看到画外之景,从画中听到音乐,从曲中看到画面。鉴于此,把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一边倾听美妙的旋律,一边动手画出音乐的形象,对调动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注意力、想象力和兴趣,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都是非常有效的。
音乐欣赏教学要讲究策略,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在欣赏过程中理解音乐内涵、体验音乐乐趣、领略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课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