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案例分析:做宽容的使者 07-03
案例:让沉默的树叶变成快乐的… 07-03
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 07-02
论文:驻足乐海,向美延伸——… 07-02
案例分析:层层递进 渗透美感… 07-02
郑陆片小学艺术欣赏教学研讨活… 07-02
《法国号》教案 07-02
 
计划总结
2015.6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07-05
总结 07-03
总结 07-03
个人小结(15.6) 07-02
个人计划(15.3) 07-02
个人计划(15.3) 07-02
计划 07-02
 
最近更新
2015.6理论学习 07-05
2015.6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07-05
总结 07-03
《虫虫虫》教案 07-03
15年6月份理论学习 07-03
15年5月份理论学习 07-03
15年4月份理论学习 07-0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创新艺术欣赏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王芳理论学习4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1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王芳     来源:本站原创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英国人强调"发展欣赏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日本铃木教学法:儿童学习乐器训练法等。   日本多次修改音乐大纲。铃木注意到了别人不以为然的一个现实:全日本的儿童都会讲日本话,会讲地方方言。他从全世界的每个孩子都能不困难地学会本国语言这一高度优秀的教育成果出发,开始研究祖国语言教学法。他从幼儿学习语言过程受到启发而创立了幼儿小提琴教学法。铃木教学法又称"母语教学法"铃木教学法通过让儿童适应外部刺激来发展他们的能力,强化反复教育,并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每一次都不断变换花样,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儿童们消除因反复练习而产生的厌烦情绪,铃木选择最优秀的教师和教材来教孩子,教材也都选自世界名曲。   俄罗斯、英国、美国等国家出台音乐教育指导性纲要。我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相继颁发了各具特色的《音乐课程标准》等。   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的充分发展的个体。(做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国际音乐教育学会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   国内看欣赏教学法:   香港强调"培养喜爱音乐及学习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提高儿童自律、表达、专注和协调的能力"提倡全人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曹理教授提出欣赏三个阶段:直觉、鉴赏美、理性欣赏阶段。因欣赏者的层次不同在直觉中产生快感,在鉴赏美中产生心灵呼唤;在理性欣赏中产生表现欲望,创造出表演的能力。   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提出:结构欣赏法,依据作品曲式结构划分段落,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也是很好的教学法,在大学中广泛流传。   北京市特级教师吴文漪老师《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和《菲菲猫音乐旅行记》;王丽岭老师提出了《技、情、趣统一教学》等研究。他们在自己的书中都曾产生过一些欣赏教学的观点,我都采取扬弃的办法。   中国古人说过:"艺术使人惊,不如使人喜,使人喜不如使人思。"欣赏教学的关键"是发展人的思维,培养人的创造力。"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但凡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艺术家等都在音乐上很有造诣。例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喜欢拉小提琴,他说:"我的灵感和智慧都来自音乐!"等等。   现代教育者提出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模糊教学法的探究"。所谓模糊教学法,是针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实施精确性教学造成学生的想象力、全面性不同程度失落而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是有音乐本身的特质决定的,其依据是学生模糊思维能力存和音乐中大量模糊信息的存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出的模糊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模糊"二字,他的基本模式是:开始的时候,欣赏体验是以散漫的、自由的、不确定的形式存在,是主观的、个体的欣赏和想象。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思想的碰撞、互补、修正,不断地完善原有的想象和联想,此时是一个互动的、群体的过程。再进行自我对音乐的情感体验的提升与加工,不断丰富原作品的内涵,这一阶段依然是个体的行为,并且是对第一阶段的自我完善。最后在师生、生生之间求大同,存小异,达成大致一致,模糊出现一种相对完美的、丰富的、接近群体观念的和理想目标的对音乐的理解。还有人提出小学音乐欣赏"六字教学法"初探,这一方法主要通过音乐欣赏课上采用"趣、静、巧、深、动、广"这几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从国外到国内众多的教学方法研究中,据我一家之言:"我们看到欣赏教学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的适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最好方法也就是要研究欣赏的策略"。   无论是国外的欣赏教学,他们都强调了听,还有就是节奏参与、律动参与,他们都没有在欣赏教学中提出"唱"的要求,更没有对"唱"的办法参与音乐欣赏教学提出任何异议。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唱"是一个比较难的方法,"听"主要靠人的器官-耳朵就行了。而"唱"需要人的器官参与的同时,还要求有音高、音准、节拍、速度、力度、旋律感等多方面的技能要求。"唱"又需要让欣赏者从内心深处去领会音乐,感悟音乐的美,表现音乐。就音乐的功能而言,音乐是创造的艺术,对人的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特殊的功能。这里不去详细介绍功能,将在下面做介绍。   从广义上来说,演唱、演奏和创作都需要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今天音乐欣赏的概念已远不仅仅局限于听听音乐,了解一点音乐历史知识的狭小范围,而是要解决音乐在今天存在的意义问题。当然,音乐还不仅仅是一种听觉事件,音乐是一种需要人全身心参与的艺术活动。我们所提出的听与唱融合是有依据的,更是有现实意义的。   从狭义上看我们提出的融合是有利于欣赏教学的发展和需要的,更有利于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歌唱活动,歌唱是表达、交流思想感情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也是幼儿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法。对于幼儿来说歌唱是他们童年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歌唱既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它还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能在潜移默化的审美熏陶中陶冶幼儿的情操,启迪幼儿的心智,完善幼儿,完善幼儿的品格。因此,歌唱是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课例在159页谢嘉兴书)   解释"融合"来历,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在《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一书中说道:"协调性原则,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把不同学习领域、不同艺术形式、不同学科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融合在一起,实现音乐教育的协调效应,达到一种整体效果。现代教育提倡融合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也要保持一种全局观念,要有大局观、整体感。善于发挥各方面之间协调、同步、合作、互补的作用。由于音乐教育具有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所以,它与素质教育系统中的思想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等子系统有着显性的、隐性的和线性的相互作用,具有促进各个子系统之间关联运动的功能"歌唱最易于欣赏直接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充分发挥与表达欣赏的内心情感。可以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获得愉悦,使欣赏的呼气器官、发声器官得到全面的训练和飞速发展,并且获得独唱、齐唱、合唱的基本技能技巧。由于声音源自人的体内,能直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绪、感觉和愿望,所以对听者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极大的吸引力,也最富有表现力。   音乐是一种神奇而美妙的艺术,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形式享受。更为奇妙的是这些音符的组合竟能时时拨动着人的心弦或徐缓优美,或激动神往,把你带进崇高的审美境界。在那优美的音乐之中少了几分烦躁不安,多了几分祥和安宁,这份优美的情感犹如阿拉伯神话中的飞毯载着你不断上升、上升,直到一个理性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这一切对音乐的感受都来自音乐欣赏。   (前提条件)音乐欣赏最需要的是对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的了解,音乐作品的产生的历史,音乐作品所属的风格或流派,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等。欣赏者的音乐理论知识愈多,全面理解的知识音乐的可能性就愈大,我主张凡涉及音乐问题的所有知识,都应该关注。(怎样关注?做法?)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学习一些演奏或演唱方面的技能,当然,并不需要求精,也不一定非要学习钢琴、提琴这类技术性很强的乐器。小小的一支竹笛、一把吉它都能够成为帮助我们了解音乐奥秘的朋友,还有最简便的方式,就是运用自己的歌喉。大量事实证明,亲自参与音乐的演奏或演唱活动,对培养一个人的音乐欣赏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音乐对人的影响)音乐在人的一生中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说是一个规律。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大多都有着较高的音乐素养。如: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因为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任何工作都不像音乐那样具有开拓性、创新性,音乐本身对人有着特别强的陶冶作用,它鼓舞人们去奋斗、去前进。应该说懂得音乐才能更好地懂得人生。所以,人生在这个乐章需要音乐谱写出出更美妙的旋律,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学习音乐的益处?)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记忆乐谱对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好处,弹钢琴不仅锻炼了左右手的灵活和协调性,还锻炼了大脑,增强记忆力和智力,同时产生横心与毅力;学习舞蹈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人的动作协调性、培养人的气质、韵律的美。   (可以引到欣赏效果里去)通过调查发现早期接受1~3年音乐学习的孩子,他们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这种学习使他们更有审美眼光,性格开朗,养成动脑筋的习惯,而且大大有助于增强个性和开发想象力。特别是接受3年以上学习的孩子,增强个性优点体现的最为突出。这说明随着学习时间的拉长,艺术类早期教育对性格上的影响会日益突显出来,这便是艺术类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的最强烈的影响。又有调查表明,监狱里的罪犯大多数都是没有受过或缺少音乐教育的人。还有人曾在越南战场上发现,懂音乐的人踩地雷被伤着的的人特别少;还有引以为骄傲的是,中国人的"琴棋书画,诗酒茶。"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才子佳人是不懂音律的,所以要想让学生成才必须学会欣赏音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