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案例分析:做宽容的使者 07-03
案例:让沉默的树叶变成快乐的… 07-03
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 07-02
论文:驻足乐海,向美延伸——… 07-02
案例分析:层层递进 渗透美感… 07-02
郑陆片小学艺术欣赏教学研讨活… 07-02
《法国号》教案 07-02
 
计划总结
2015.6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07-05
总结 07-03
总结 07-03
个人小结(15.6) 07-02
个人计划(15.3) 07-02
个人计划(15.3) 07-02
计划 07-02
 
最近更新
2015.6理论学习 07-05
2015.6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07-05
总结 07-03
《虫虫虫》教案 07-03
15年6月份理论学习 07-03
15年5月份理论学习 07-03
15年4月份理论学习 07-0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创新艺术欣赏教学的研究>>研究成果>>教师成果>>文章内容
《浏阳河》教案
《浏阳河》教案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2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王芳     来源:本站原创
《浏阳河》教案 教学内容: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 1、唱:《浏阳河》 2、欣赏《黄水谣》、《又唱浏阳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用连贯的声音、赞美的语气演唱《浏阳河》,学会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2、情感态度:能在宽松的音乐环境中主动参与音乐体验和歌曲表现的过程。 3、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听辩、体验、模仿、演唱培养理解、表现音乐情绪的能力。 教学重点:以情感为线索,激发学生的演唱情绪。 教学难点: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课间音乐:《黄河钢琴协奏曲》 (师生对话,音乐仍在继续,但音量关小。) 师: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气势磅礴、激动) 师:是啊,滚滚黄河荡漾着无限深情,我们面对黄河,追寻源头活水,探访参天大树古老的根,请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黄水谣》的诉说吧。 二、欣赏《黄水谣》 1、 分段欣赏 ①、播放第一段音乐,说一说情绪。(喜悦) ②、播放第三段音乐,问:这一段旋律和前一段音乐有什么异同? 小结:旋律相似,情绪不同(凄凉) 师追问:为什么情绪会不同? 生讨论,小结:由于速度、节奏的改变所以情绪也改变了。 ③、播放第二段音乐,说一说情绪。(悲愤) 2、 完整欣赏全曲 师:滚滚黄河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幸福和苦难,让我们一起感受黄河的倾诉吧。 (可以轻声唱,也可以用手势表示所感受到的情绪。) 3、 过渡 滔滔的黄河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同时也给了我们斗争的勇气。中国人民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解救了整个民族。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浏阳河畔的人们的歌唱吧。 三、歌曲教学《浏阳河》 1、 欣赏李谷一演唱的《浏阳河》 讨论: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绪? 2、 再听童声齐唱 要求一边听歌曲身体随音乐摆动。 3、 学唱旋律 ①、用“wu”轻声哼唱旋律,师弹琴。 说一说旋律有什么特点?(像流水一样,流畅的) ②、再唱旋律:要求唱出流水连绵不断的流动之感。 (要求学生边唱边划出旋律的线条,借助手势体会音乐连绵起伏的特点。) 4、 学唱歌词 ①、试着唱一唱,找一找哪些地方比较难学。 ②、指导“一字多音”的唱法。 (通过模仿,动作来把握歌词的音准及节奏。) 5、 齐唱全曲,指导演唱结束句。 6、 演绎歌曲 ①、再听李谷一演唱,指出哪些字跟我们唱的不同,学一学。 ②、两种不同的唱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③、分两组“对唱”。 四、课堂延伸 欣赏:《又唱浏阳河》 师:神州有支《浏阳河》,那是一首幸福的歌。你唱过,我也唱过,千家万户都唱过。它沸腾过千座山,激荡过万条河,它载着家乡奔世界,情比河水韵更多。浏阳河,你是一支永恒的歌,激励着我们去开拓! 让我们在宋祖英的《又唱浏阳河》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大家在听到熟悉的旋律时,可以唱一唱。 1、教材分析: 《浏阳河》是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荡漾的深情”的内容。本单元的活动是围绕欣赏设计的,不能孤立地进行。要更多地关注音乐本体,紧密结合音响,帮助学生感知音乐表现基本要素的灵活运用,以及音响的结构、情绪的变化。通过欣赏、演唱等活动加深学生的听觉印象和情感体验。根据教材特点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将本单元内容进行了整合,本教时安排了以下教学内容:1、唱《浏阳河》;2、欣赏《黄水谣》,《又唱浏阳河》。这三首作品都是中国歌曲,都有成人演唱,但其演唱形式、音乐的情绪、整体风格、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都各不相同。根据歌曲特点,教学中我以时间为线索,设计了听《黄水谣》----唱《浏阳河》----听《又唱浏阳河》的流程,以情感的激发来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对家乡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2、教学目的: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对本节课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用连贯的声音、赞美的语气演唱《浏阳河》,学会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2)情感态度:能在宽松的音乐环境中主动参与音乐体验和歌曲表现的过程。 3)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听辩、体验、模仿、演唱培养理解、表现音乐情绪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以情感为线索,激发学生和音乐作品的共鸣。教学难点是歌曲中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 3、教法学法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讲,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音乐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使儿童在充分地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 在本课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1)创设情境,引起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点,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画面带领学生走进黄河,在音乐与画面的感染下,使学生了解黄河岸边的人民安居乐业的喜悦心情,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大地肆意践踏时人们的悲愤心情,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2)以情带声,自主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在学唱歌曲的教学环节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来教学歌曲。这一方法不仅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诗化语言,完美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对于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讲授性的学科,其着眼点更在于音乐本身,所以音乐课堂语言要生动、形象、精练,要像曲那样声声优美,要像歌那样句句动听。如课开头的导入:是啊,滚滚黄河荡漾着无限深情,我们面对黄河,追寻源头活水,探访参天大树古老的根,请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黄水谣》的诉说吧!再如过渡到教唱歌曲时:滔滔的黄河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同时也给了我们斗争的勇气。中国人民在毛主席的带领下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解救了整个民族。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浏阳河畔的人们的歌唱吧。 正是这种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感受、体验、思考,从中受到德的熏陶,理的启迪、美的洗礼,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