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案例分析:做宽容的使者 07-03
案例:让沉默的树叶变成快乐的… 07-03
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 07-02
论文:驻足乐海,向美延伸——… 07-02
案例分析:层层递进 渗透美感… 07-02
郑陆片小学艺术欣赏教学研讨活… 07-02
《法国号》教案 07-02
 
计划总结
2015.6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07-05
总结 07-03
总结 07-03
个人小结(15.6) 07-02
个人计划(15.3) 07-02
个人计划(15.3) 07-02
计划 07-02
 
最近更新
2015.6理论学习 07-05
2015.6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07-05
总结 07-03
《虫虫虫》教案 07-03
15年6月份理论学习 07-03
15年5月份理论学习 07-03
15年4月份理论学习 07-0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创新艺术欣赏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理论学习1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2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周丽     来源:本站原创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文明在不断提高,一个繁荣富强,向现代化迈步的发展国家。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还必须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一所健康向上,人人向往的学校,不仅要有好的硬件,软件设施,还必须有良好的校风。高尚的音乐则是高度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受,而且还能使人从中受到文明的启迪和熏陶。在音乐教育中,欣赏有较强的感染力,为古今中外教育家所公认。《东记》中说:“移风易俗,善于乐。”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列宁认为“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利工具。”显然,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欣赏教学是重要的一大部分,它能使青少年逐步形成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及艺术美的爱好,培养他们不但有美的心灵,而且还能按照自身感受到的东西去创造美的语言,美的行动,美的生活,树立共产主义美好理想。那如何培养学生这种情操,这种素质?这就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怎样启发学生完全不同情绪的音乐;通过那些手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和音乐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与感受能力。  

 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兴趣音乐,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音乐欣赏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化素养水平的标志之一。音乐的欣赏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所不能代替的,它的内容教广泛。在低年级可首先教会学生区别不同情绪的歌曲和乐曲,什么是活泼的歌曲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和对音乐的感染力。在启发学生区别不同情绪的音乐过程中,可采取“听、辩、唱、做”五种方法,让学生主动去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欣赏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的,要使学生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首先要强调让学生多听完整的乐曲,使学生一开始就获得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教师要极有感情地弹奏或范唱乐曲的主题,把学生带进乐曲的意境,从直觉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如有可能,教师 在让学生听的过程中,可做些示范性的动作,或者可以通过学生、让学生参与,从中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欣赏课的气氛,这样效果就更有了节奏。  

  在听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如听了进行曲后觉得可以做什么?是跑步还是游泳,是走路还是跳舞?听了摇篮曲后,启发学生根据歌词去想象,小宝宝甜甜地睡觉时,一幅美丽的图画。欣赏歌曲时可以先出现一幅孩子们幸福地睡在祖国的摇篮里,只见呈现出跳跃的舞蹈的画面,要求学生在听老师演唱的过程中,想象孩子在怎样地跳舞,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教师要教学生懂得音乐就象一幅会动的图画,会听音乐,就是听了音乐后能去想象。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想象,就是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听懂了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和情绪后,通过教师的弹奏时速度、力度等变化,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音乐所表现的形象。教师在弹奏进行曲时,不断出现力度变化(强弱),速度变化(快慢),让学生识别速度变化时,仿佛队伍随交响曲进军,强弱变化时,好像队伍由近至远的感觉。同样可以用CB调、A2/43/44/4不同节拍的摇篮曲来反映摇篮曲的优美、轻柔、连贯、平稳的共同特点与不同之处。欣赏是听觉的训练,但根据低年级的 年龄特征,有时可以借助做,让学生亲自动一动、做一做,来加深对音乐内容及情绪的理解,这比听的效果还要好。如欣赏进行曲时可以让学生边听边原地踏步,通过亲自做动作来体会乐曲的雄壮有力。又如听了 摇篮曲后,让学生结合音乐做一做拍“娃娃”,使学生随音乐的情绪、力度由强变弱、速度由快变慢,动作也随之变小而轻。同样承受着活泼轻快的 舞蹈,可让学生拍拍手、跳跳舞,学生爱怎样动,就让他们随着音乐自由地手舞足蹈。为了使歌曲更富有载歌载舞的特点,在欣赏的后阶段,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想创作,做一些动作的简单结合,让学生边歌边舞,让乐曲的欢乐情绪在学生的活动中更充分地表现出来。  

  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不同情绪歌曲和乐曲的特点的特点,最好让学生唱一唱,尤其是低年级的欣赏曲目。大部分心声乐为主,更适合给学生边欣赏边唱。如果遇到器乐欣赏,同样可以哼唱些有特点的主旋律,加强学生对乐曲的感受和记忆。启发学生辨别不同情绪的音乐,这只是欣赏音乐的初级阶段,欣赏能力培养和提高是音乐学科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根据年级的特征,让学生听听、想想、辩辩、做做、唱唱来欣赏音乐,这能促进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并能主动积极地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那如何上好欣赏课呢?我认为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必要保证。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教具准备工作要充分,多媒体教学要熟练,这些方面包括音像资料,音响设备及辅助教具,音像资料有被欣赏的音乐作品的录像带、VCD、光盘及作品的主题音调。片段音响,教师要熟练地找好教学时需要的音响资料,并做好登记,以免造成上课时的忙乱。音响设备一定要试用几次,并检查一下机体、性能是否完好。进行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几个环节的顺序。首先,教师要对作品名称、作者以及内容做一下简单的介绍。教师语言要简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要听的音乐上来如欣赏《春节序曲》时,它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庆祝春节时热闹沸腾的场面。接下来带学生熟悉作品的音乐主题。在介绍作品的主题时,教师可以边讲边给学生熟悉主题的旋律,以利于学生初步接触。为了加深印象,还可以让学生视谱哼唱主题旋律,而后进行逐段分析,以便学生有层次地欣赏,如奏鸣曲式的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可分别先听片段再分析,为欣赏全曲做一些铺垫。接着进行欣赏全曲,当学生对作品内容及主题旋律有所了解后,机可以进入欣赏全曲阶段。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一些问题,激发学生边听边思考。如“这首乐曲的中间部分缓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听完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议论,小结音乐的表现手段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最后进行复习巩固,以利于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加强他们对音乐旋律记忆和进一步理解。复听还可提问,并要求学生讲出作品的名称、作者,背诵作品的主题旋律,复习乐曲结构等。  

  欣赏教学是一项复杂而精致的工作。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并具备广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校、各年级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只有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才能逐步提高欣赏教育教学的质量。使整个校园学习生活更有朝气、更和谐、更有节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