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案例分析:做宽容的使者 07-03
案例:让沉默的树叶变成快乐的… 07-03
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 07-02
论文:驻足乐海,向美延伸——… 07-02
案例分析:层层递进 渗透美感… 07-02
郑陆片小学艺术欣赏教学研讨活… 07-02
《法国号》教案 07-02
 
计划总结
2015.6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07-05
总结 07-03
总结 07-03
个人小结(15.6) 07-02
个人计划(15.3) 07-02
个人计划(15.3) 07-02
计划 07-02
 
最近更新
2015.6理论学习 07-05
2015.6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07-05
总结 07-03
《虫虫虫》教案 07-03
15年6月份理论学习 07-03
15年5月份理论学习 07-03
15年4月份理论学习 07-0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创新艺术欣赏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理论学习4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2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胡庄     来源:本站原创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何提高儿童美术素养?应从少年儿童早期进行美术启蒙教育开始,从小培养少年儿童对美术的兴趣、爱好。而少儿美术活动就是培养少年儿童的美术兴趣爱好、普及美术知识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
        一、从游戏活动中寻找兴趣、认识美术——初步认识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兴趣是儿童认识美术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通过让孩子们亲自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使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游戏却是儿童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儿童来说,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因此,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美术活动,既能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游戏中,儿童可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美术现象、获得美术知识。在愉快体验中学美术,效果更佳。我非常注重让儿童利用丰富多样的材料,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如在“儿童水墨画”这一活动中,让学生利用色、墨、笔,在生宣纸上尽情地试、做、玩,认识与了解墨、色在生宣纸上慢慢渗透的过程,体验这一现象。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儿童在学中玩、在玩中乐,充分发挥了儿童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牢固、记忆深刻,又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学效果良好。
        儿童的一日生活丰富多彩,其中包含了许多美术教育的素材,我们抓住了点点滴滴的机会,在学习生活的同时也接受了美术教育。如在“找影子”活动中,怎样使自己的影子变长?又怎样变短?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影子消失?儿童对影子产生了兴趣,他们相互商量、讨论和尝试着,最后发现了身体往与太阳方向相反的一边倾斜可以使影子变长,直立或往与太阳相同方向的一边倾斜可以使影子变短,跑到没有太阳光的地方影子就消失了。此后,儿童通过自主学习,知道了时间不同,影子的长短、方向均不同的道理,这就是美术中的“投影”。儿童在获得类似这样的心理满足的同时,更激起了探索的欲望,同时儿童之间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二、开展活动,提高美术素养——提高认识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美术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美术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美术技法之后,教师要十分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扩大学生的美术知识面,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丰富学生美术素养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美化生活,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
        1.开展艺术节活动
        为了让美术教育深入人心,学校可每年举行一次艺术节活动,以艺术节为载体,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美术活动的行列。艺术节中,美术方面可以设计手工(纸艺、废物制作,如冰糕棒、纸盒、树叶、树干、瓶盖、豆粒等)、儿童画、中国画、书法、陶艺、剪纸等系列活动,通过较为浓厚的美术展示活动,向学生宣传美术知识,启迪同学们的思维,拓宽思路,给学生动手、展示的机会,感受美术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进行以及活动后的反思,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开展美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为满足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学校可建立课外美术兴趣小组,美术辅导员定点辅导,让每位学生各找其需、各显所能。课内是普及型的,课外是扩展型的,校内是普及型的,校外是扩展型的,校级是扩展型的,班级是普及型的,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培养创造发明能力。
        三、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加强认识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的起点是不满,创新的基础是积累,创新的过程是思索,创新的条件是借鉴。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学生进入学校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去接受,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就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美术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当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校与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培养学生美术素质的主阵地,并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利用名人故事等,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美术和创新的种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