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教案
执教:周丽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富有表现力的声音通过合唱的形式表现轻盈、可爱的萤火虫形象。并能背唱这首歌曲。
2、通过音乐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歌曲演唱和欣赏互动中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用动作自信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着重感受八分休止符的动感跳跃。
2、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等人文素养。
难点:能够在老师手势引导下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请大家与老师安静地听一段音乐,你听到了什么?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播放《森林狂想曲》)生:蟋蟀、青蛙、露水、小鸟
2、青蛙唱起了歌,分两组同学来唱一唱。
小青蛙 5—|5—| 跟琴模唱音名,加入柯尔文手势,唱几拍:四拍
老青蛙 0 0 |3—| 跟琴模唱音名,加入柯尔文手势,唱2拍,几拍的时候进入,前
小青蛙 5—|5—|5—|
同时加进来
老青蛙 0 0 |3—|3—|
3、什么时候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夏夜里)
二、整体感受歌曲
1、初听《夏夜》,问:谁向我们打招呼?(萤火虫)
2、师:萤火虫闪闪烁烁,亮晶晶的 再听《夏夜》,律动感受萤火虫的舞姿(用旋律的音高来表演动作)
过度语:音乐像给萤火虫美妙的舞姿带来了不同音高的旋律,我们也来学一学吧。
三、歌曲的教学
1、跟着琴唱歌普(多媒体出示简谱),师弹琴生唱谱
(1) (2)
50 30 10 |30 10 50|35 35 36 |5 - - -|
(3) (4)
50 30 10|30 10 50|67 67 63|2- - -|
2、设问:那几句能表现闪烁的萤火虫呢?哪几句能表现萤火虫美妙的舞姿呢?
为什么呢(休止符)
3、出示歌谱,用轻盈的歌声来表现一下萤火虫可爱的形象。
加入歌词轻轻演唱跟琴演唱。(第一遍)
难点处解决:50 30 10 | 要唱得轻盈,不能太重,太拖
61 61 63 |2- - -| 加入渐强的感觉,越飞越高,声音变高延长。
3 56 |6 - -| 1 23 |3 - -| 连贯点 再连贯些
4、加入歌词跟琴轻轻地演唱 那—不是|也 ---不是| 那是 小小—|(最后一句话加入换气记号)
5、加入前奏完整的演唱一遍,(那不是灯,也不是星 处理一下)
6、完整的演唱(男生第一段,女生第二段)
7、萤火虫结伴,前后相随,生唱第一声部,师唱第二声部(师生合作演唱)
8、练习二声部旋律,问在这里加了什么符号,(跳音记号)
师生合作,提醒声音。(试唱:一盏一盏小灯笼,啊小灯笼;一闪一闪亮晶晶,啊亮晶晶)
9师生合作二声部演唱
10、生生合作请几名学生来唱第一声部,大多数同学来唱第二声部,注意;长音处唱足,不要等待。再次生生合作。
11、跟着伴奏音乐完整演唱,师做指挥。
12、总结演唱形式:合唱
四、拓展
还记得一开始听的音乐吗?老师和音乐是怎样合作的呢?
(讲解动作)再次跟着音乐律动,
师生一起合作。
(一边同学做萤火虫的动作,一边同学做森林狂想曲动作)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