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案例分析:做宽容的使者 07-03
案例:让沉默的树叶变成快乐的… 07-03
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 07-02
论文:驻足乐海,向美延伸——… 07-02
案例分析:层层递进 渗透美感… 07-02
郑陆片小学艺术欣赏教学研讨活… 07-02
《法国号》教案 07-02
 
计划总结
2015.6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07-05
总结 07-03
总结 07-03
个人小结(15.6) 07-02
个人计划(15.3) 07-02
个人计划(15.3) 07-02
计划 07-02
 
最近更新
2015.6理论学习 07-05
2015.6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07-05
总结 07-03
《虫虫虫》教案 07-03
15年6月份理论学习 07-03
15年5月份理论学习 07-03
15年4月份理论学习 07-0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创新艺术欣赏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理论学习4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0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周丽     来源:本站原创

 

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祖国下一代的美育教育日趋倍受人们的关注。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如果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体验感受音乐美的音乐欣赏能力,就谈不上产生情感共鸣,更谈不上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了。而且,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普通中学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并上好音乐欣赏课。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教学;重要性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从音乐实践的总体来看,音乐欣赏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的。正如美国音乐学家默塞尔所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人世间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找到相应音乐来表达。一切音乐都可以给人听觉上的愉悦感。音乐是最富于情感的艺术。但音乐的情感不是任何人都能准确、深刻感受到的,更不是任何人都能恰当地表现出音乐情感的。这主要是因为音乐的情感不单是人的本能生理现象,而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的美感。
    但是,对音乐的欣赏并不神秘和困难,只要大脑、听觉健全的人都能欣赏音乐。但要真正理解音乐作品、把握住作品的内涵,并引起相应的共鸣,就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具备相应的知识,并经历一个长期反复聆听和学习的过程。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德国音乐评论家舒曼也说过:“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早点学会辨别调性和个别的音。”“要及早注意各种乐器的声音和性质,把它们的独特音色深深地铭刻在听觉记忆里。”这种感知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欣赏的实践才能提高。
  初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新的课题,在担任初中音乐教学的几年中,我一直在探索适合初中音乐课的上课方法,我个人认为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欣赏课不仅使学生学到多方面的知识,更能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音乐欣赏是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活动,也属于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祖国下一代的美育教育日趋倍受人们的关注。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如果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体验感受音乐美的音乐欣赏能力,就谈不上产生情感共鸣,更谈不上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音乐欣赏课并上好欣赏课。
  我们知道,创造性是一种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的体现,音乐欣赏教学由于以音乐作品为媒介,音乐作品的不确定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艺术空间。因此,音乐欣赏课创造性教学不是创造前人没发现的知识,而是老师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使学生创造性地听,创造性地想象和创造性地活动,把个性化的东西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通过语言艺术或非语言艺术表现出来,这一表现的过程,就是创造性的体现。 
    欣赏是听觉,感知和联想相结合的特殊认识过程。在听音乐时,往往使我们想到听觉以外的事物。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把作品背景、内容、特点、思想等直接传授给学生,或者只是从这几个方面简单地进行介绍,然后欣赏;由于学生经验不足和音乐的“不确定性”,创造性教学就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作品,从深度、广度掌握作品的实质,使学生能听,会听、创造性地听。
    如今科技发达了,我就想方法使用VCDMP3、电脑来辅助音乐课堂教学,这样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无味的欣赏内容变得更直观,形象化了,就比只用磁带的效果好的多。例如,在欣赏《青春舞曲》这首旋律活泼,节奏欢快的音乐时,可先介绍新疆歌舞音乐的特点(从网上下载图片辅助进行);紧接着欣赏《青春舞曲》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最后引导学生设计一些简单舞蹈动作随音乐进行律动,从而更好地体验到音乐的美妙之处.
  在欣赏民族乐器“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时,我是这样进行的,先介绍云南的自然风光及民俗风情文化(从网上下载图片辅助进行);再介绍民族乐器“葫芦丝”,并且试奏一下主题音乐;最后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体验,这就体现了音乐与人文、地理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音乐还可以与舞蹈、美术、文学等许多学科有机的结合,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思考,不仅我们的学生学的轻松,我们自己也教的轻松,而且会取得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如,在教《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水瑶”这部分时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欣赏作品,然后适当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感受。(第一乐段描绘黄河两岸美丽风光?,叙述人民过着和平而宁静的日子;第二乐段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行,叙述两岸人民背迫背井离乡,四处逃亡的悲惨生活;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它发出令人悲伤的感叹。即黄河依然如故,黄河水奔流不止,然而物在人去,天各一方,情绪十分凄凉。)最后我就启发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把《黄水谣》这部分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表现,结果有的采用歌唱,有的三两个一组创作音乐小品,有的拿起手中的笔进行素描,有的采用的即兴演讲……整个教室热闹非凡,虽然水平不高,但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发挥了想象,并把自己所感悟到的东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了,这种全身心的投入,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没有先前的欣赏,那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了。
        当然,对世界影响很大的音乐家的生平进行简介和对他作品的欣赏对学生的兴趣发展也相当重要。在给七年级每一个班级上第一堂音乐课的时候,我都要给他们介绍享有全球华人第一男中音美誉的世界著名歌唱家廖昌永的不平凡的人生简历和从艺道路,并欣赏他唱歌的美妙声音,来激励大家的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当我说到他是目前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上极少数几位杰出的亚裔歌唱家之一,在19961997年,一年内连续三次分别获得法国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以及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创造了世界高水准、权威性赛事中连续夺冠的一个奇迹,使得世界歌坛为之震惊的时候,学生们都异口同声的发出了“哇”的叫声,从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一种敬佩的眼神。然后,我给他们播放了几首廖昌永演唱的歌曲,一边出示了廖昌永的简介的幻灯片(廖昌永现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声乐系主任、上海大剧院首位签约艺术家、美国华盛顿歌剧院签约艺术家、密西根大剧院签约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首届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获得者、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上海青联常委)这时的学生已从心底深深地被打动了,个个劲头十足,好像都要去国际舞台上拿奖似的。这为以后上音乐课也打下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并对以后的生活也充满了一种美好的向往与憧憬。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我发现了音乐欣赏对音乐教学有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我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就把欣赏部分设计的更加完美、生动、形象一些,上课效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也获得了不少知识,也有了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如果取消了音乐欣赏教育,不仅谈不上培育音乐鉴赏力,而且连音乐的审美价值也无从实现。鉴于音乐欣赏具有突出的审美教育价值,因此在普通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推动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我将会不断地在教学实践当中总结出更多、更好、更有益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