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1
一、 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语言的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调式、调性等。旋律是指长短、高低、强弱不同的一连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它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节拍是指时值相等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地交替出现。速度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快与慢。力度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强和弱。 音区是指人声或乐曲在某个作品中的音域范围。通常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 二、 音乐欣赏的素养 欣赏音乐不仅仅是从感官上觉得好听就行了,我们应该从更深的层次去欣赏音乐。要欣
2 赏一首曲子,我们应该了解写这首曲子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家庭背景,以及他当时的生活社会环境是怎样过的,他为什么会写这首曲子,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去了解一首曲子的创作背景,以及政治、文化上的意义,对当时社会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对现在的人们又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作为大学生要上这门课,我们最起码要知道一些最基础的音乐知识才能对音乐进行更深层次和有意义的欣赏。 三、音乐欣赏的心理活动 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审美心理活。 音乐通过旋律来表情达意,能直接受感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净化情绪,纯化感情。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和情感陶冶的功能。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乐论》中指出:音乐“其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人们的情绪会随着乐曲的变化而变化。音乐的情感陶冶功能是巨大的。从心理学来讲,音乐主要是通过宣泄和补偿达到对人们情感陶冶的目的。在音乐中,也会感到“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声……”。正是这种宣泄和补偿,弥补了现实生活中情感体验的不完美,提高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满足了人们多种多样的需要,从而实现了性情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在音乐世界里,人们摆脱了自身的渺小和平庸,心灵变得光明澄澈,纯净美好,且想像力也成为人们感官的无限延伸,体验到心灵自由的全部快慰。音乐之声,包含了人类高度的灵巧和智慧。在悦耳怡情的音乐中,人们身心得到放松、平衡,达到和谐安适的境界,也促进健康。优美的音乐能怡情悦性,音乐所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感,融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于一体,是使人获得健康、健美的最佳手段。在现代化社会里,音乐成了调剂现代生活紧张节奏、消除身心疲劳、获得身心满足和心灵释放的极佳方式。正因为这样,许多国家已将“音乐疗法”作为现代人身心疾病的辅助手段。 音乐是一种世界语言,它超越民族、地域而为不同时间不同民族的人们所接受。音乐成为一种聚合人心协调群体行动的特殊语言。它以天然的优势,为现代社会人们封闭的心灵提供了畅通的渠道。音乐的情感陶冶功能是巨大的。一个人从小到大影响他人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莫过于英雄形象。只要我们静坐想想,一个个鲜明亲切的英雄形象就像电影镜头一样浮现在眼前: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雷峰等等,他们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大义凛然,一往无前,壮烈牺牲,用自己的热血染红了我们共和国的旗帜。这些英雄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同时也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军人。所以过去的岁月里,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崇尚军人,已成为风尚。因此,我喜欢军旅歌曲,如:《解放军进行曲》、《四渡赤水》、《为了谁》等军旅歌曲。音乐所具有的娱乐身心,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时时有、处处在,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雪绒花》、《蓝色多瑙河》、《光明行》、《绿岛小夜曲》等,在悦耳怡情的音乐中,音乐欣赏是人的一种审美心理活动,它主
3 要通过倾听声音而产生一种审美体验,使人在赏心悦耳之际,获得一定的艺术享受和启发,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启迪灵魂、提高艺术鉴赏力的作用。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四、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命运交响曲》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命运”这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五、对台湾各时代音乐的赏析 六十年代的台湾乐坛由于版权法的不健全,很多唱片公司可以随意翻版国外的唱片,真正投资本土音乐的人在当时少之又少。60年代初,台湾当局全面禁止并管制台语歌谣,使得本土音乐发展归于停滞的边缘。年轻一代已日益习惯于聆听外来旋律,本土文化的印记已经渐渐在外来文化面前磨灭殆尽。60年代末期,台湾乐坛上涌现了一批具有划时代影响的词曲刨作者,最为著名的当属庄奴与左宏元。他们对于本土原创作品的关注和努力,在当时倍受音乐界的瞩目。本土创作上的起步,带动了一批歌手的发展,姚苏蓉、邓丽君、凤飞飞、甄妮、崔苔菁都是当年风光一时的歌手。此外像当时集创作演唱于一身的刘家昌更是备受歌迷们的喜爱。《云河》、《月满西楼》、《爱的路上千万里》均是当时深植人心的佳作。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歌手罗大佑的歌曲。他的代表作有《你的样子》《 童年》《海上花》《追梦人》《滚滚红尘》《明天会更好》《恋曲1980》《 恋曲1990》《鹿港小镇》《爱人同志》《皇后大道东》《 光阴的故事》《东方之珠》《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超级市民》《酒干倘卖无》《侏儒之歌》《随缘》《现象七十二变》《未来的主人翁》《火车》《乡愁四韵》《恋曲2000》。他的歌曲中我最喜欢的是《明天会更好》。每当听到这首欢快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歌曲,我都深深被罗大佑心中反对战争希望和平的崇高精神所震撼,对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维护这个世界的和平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六、香港各时代流行音乐的赏析 现代中文流行音乐范畴内,来自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粤语流行歌曲与国语流行歌曲构成了主要的两大色块。其实严格地说,粤语流行歌曲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一种象征,它也带有明显的地区文化特征,从形成气候到现在也只不过20多年的时间,但它却也不可抵挡的态势
4 传播到了亚洲和欧美的许多地区。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语流行歌曲的印迹。 香港乐坛的黄金年代,产生了一大批出色的填词人:卢国沾,郑国江,邓伟雄,刘卓辉,陈少琪„„但最好的那一个,境界最不凡的那一个,可能当属黄沾。而单论作曲,一前一后,称得上天才的只有两个,一个是顾嘉辉,一个是刘以达。最后,若说词曲双绝者,则只许冠杰,黄沾,黄家驹三人当之!黄沾去世时,见到有人用“辉黄二圣”来形容他和顾嘉辉,很贴切。顾嘉辉和黄沾,一刚一柔,沾叔生性外向,样子好玩,而顾嘉辉则个性含蓄,藏而不露,样子十分平凡。两大奇才,一世知音,留下了一阕世人遥想,悠远无尽的乐坛传奇„„ 《上海滩》:天下皆知的辉黄绝唱了,气势不凡,意境奇高——值得一提的是,“辉黄”还为叶丽仪写过另一首《上海滩龙虎斗》,也不错;更好玩的是达明一派的黄耀明将两首歌各剪一半,拼成了他自己古灵精怪的《一二三上海滩》。 《忘尽心中情》:辉黄无懈可击的杰作之一。仅仅一个开头,已经令人难忘——一段仿佛自天际白云间悠悠吹来的洞箫,霎时引出了全曲悠远绵长的意境;而整首歌,简直是为古龙笔下那种沧桑寥落的浪子度身订做,三分的潇洒,五分的寂寞,七分的悲凉,烈酒为伴,长剑作友,江湖情怀,尽在其中。这首歌的词,曲都写得精彩万分,相互又契合无间,简直可以用天人合一来形容,听后那悠远的旋律萦绕心间,徘佯耳际,久久不能遗忘„„听这首歌时常令我神思遥想,辉黄二人的友谊,究竟到了何种境界,竟能创出如此奇绝的作品„„
反思:这门艺术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一些有关音乐的基础知识,而且听着不同时代的流行音乐和不同国家文化的音乐,让我们在繁重的学习压力的情况下真正地放松,也让我们感受到各国各个时代的音乐背后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