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案例分析:做宽容的使者 07-03
案例:让沉默的树叶变成快乐的… 07-03
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 07-02
论文:驻足乐海,向美延伸——… 07-02
案例分析:层层递进 渗透美感… 07-02
郑陆片小学艺术欣赏教学研讨活… 07-02
《法国号》教案 07-02
 
计划总结
2015.6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07-05
总结 07-03
总结 07-03
个人小结(15.6) 07-02
个人计划(15.3) 07-02
个人计划(15.3) 07-02
计划 07-02
 
最近更新
2015.6理论学习 07-05
2015.6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07-05
总结 07-03
《虫虫虫》教案 07-03
15年6月份理论学习 07-03
15年5月份理论学习 07-03
15年4月份理论学习 07-0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创新艺术欣赏教学的研究>>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15年3月份理论学习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0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周丽     来源:本站原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常常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教师或学生自己设定的目标,如演唱、表演、合奏、创编、音乐游戏等等。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校的音乐教师也尝试在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它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下是我在教授四年级歌曲《春晓》时想到的和做到的。
  态度是人的行为倾向性,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新课程改革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确定为课程改革的三大目标。要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让每个学生形成想合作、喜欢合作的态度。怎样引导学生形成音乐学习中想合作、喜欢合作的态度呢?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巧妙设计多种音乐学习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如:在学习《春晓》这首歌曲中,我首先让学生齐唱歌曲,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用“啊”轻声唱,另一组学生唱歌词,这是让学生初次感受到的合作,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分组合作演唱的歌曲比全班齐唱的要好听,开始有了想合作的意识;接下来我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前两个小组的分工和头一次合作的内容相同,第三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第二次的分组合作让学生感受到分组合作还是很有意思的,他们有了希望合作的愿望;紧接着我提问: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如果我们再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呢?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决定加上伴舞。通过教师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从原来的单一的用齐唱表现歌曲,变成了全班同学能够一起用多种表现形式合作地表现歌曲,他们感到很兴奋、很快乐。特别是教师把学生们最后地表演效果拍摄了下来,再播放给学生看,学生们看了自己的表演以后特别高兴。就这样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通过合作更好的表现了歌曲,并且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
  在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合作学习音乐的快乐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启发、诱导及组织讨论,让学生深刻认识合作学习的意义。在学习完《春晓》这一课后,教师先把学生分组合作表现歌曲前、后的录像播放给学生看,在对比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认为合作学习好吗?为什么?2、你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吗?有没有一种成功的自豪感?能具体谈谈吗?学生们经过热烈地讨论,对合作学习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